充值信息

赞助信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利用三类工具,实现商业智能(BI)落实需求的支撑力



    商业智能(后面简称BI)的各类角色用户必须借助和使用工具实现其需求。BI角色分为业务、业务融合技术、技术这三类,对于其相应的应用需求(含演绎型和归纳型)和管控开发需求,需要借演绎型需求支撑工具和归纳型需求支撑工具,及管控开发型工具来予以实现。本篇先讲述演绎型需求支撑的7种工具,其可分为描述统计工具、经营技术与方法、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OLAP分析、知识发现工具、专家系统以及决策方法与模型。管控开发支持型工具一般包括系统管理工具、开发工具;

    笔者认为BI以认识论和组织理论为基本原理,采取相适宜的“工具”,旨在帮助 “相关角色”对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内容”做出最佳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它由“三维模式”和“三层漏斗”组成,是辅助整个企业集理念,组织,流程,技术为一体的整体决策支持方案三维模式由角色维、内容维和工具维构成,体现了BI的主体、客体和工具等一般性原理。根据BI的定义,只有清晰划分相关角色并据以确定需求,并借助工具才能实现BI辅助主体对职责范围的有关事项做出最佳决定的宗旨。

    BI的业务类角色、技术类角色以及业务融合技术类角色对应存在着业务应用需求(指业务类的演绎型需求和业务融合技术类的归纳型需求)和技术应用需求,即管控开发型需求。这种需求能否得以有效实现和提升,必须借助工具。针对三大类角色的两种需求,BI的工具分为应用型支撑型工具和管控开发支持型工具。鉴于文章的范围,硬件支撑工具的内容请参见相关书籍。

    应用支撑工具可以分为描述统计工具、经营技术与方法、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OLAP分析、知识发现工具、专家系统以及决策方法与模型。管控开发支持型工具一般包括系统管理工具、开发工具。一般来说,这些工具以软件包的形式形成产品。鉴于BI对于业务应用的重要作用及业务应用成功对BI的重要意义,本文着重分析BI的应用型支撑工具,并对有关产品作简单介绍。

    一、实现演绎型需求的7种工具

    BI的演绎型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报表查询、综合分析、决策选择讨。如下图所示,BI的演绎型需求通过描述性统计工具、报表与展示工具、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经营技术与工具、OLAP分析及专家系统工具、决策方法与模型来实现。


    上图中,描述性统计工具帮助用户在报表查询层次实现对事实的充分了解;综合分析以逻辑的方式帮助相关主体寻求原因或对简单问题直接获得建议,需要运用经济预测方法与模型、经营技术与工具及OLAP分析来得以实现。专家系统和决策方法与模型是实现定量和部分定性决策的有力工具。通过该类工具,用户在决策选择时通过评价各个方案的优劣来辅助主体选择最优,得出结论。BI 演绎型应用的三层次结构合理、有步骤地解决了前提、逻辑规则和结论这一演绎型思维方法的迁移应用。


    (一)描述性统计工具

    统计的基本意义在于利用统计指标,通过指标值的对比关系和发展变化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和数量关系,表明其变化发展的过程、结果及其规律。作为统计学两大基本内容之一的描述性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对数据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而对变量的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的分析则是其主要内容。描述性统计工具指为实现相关主体对基本事实了解的需求而需利用基本指标。这些基本统计指标包括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总量指标:表明具体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数值,是计算各种派生指标的基础。如某集团公司年销量即是总量指标。它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和时期总量(如某个事业部门的总销量)、时点总量(如月末库存)。总量指标可通过直接计算和间接计算求出。

31/3123>


 

评分: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