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信息

赞助信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传统媒体的“大数据”变革路径



从“公共媒体”到“公众媒体”

传统媒体环境下,兼顾服务公众和商业盈利两方面的公共媒体是主流媒体。新闻生产体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专业化大规模的信息生产模式。在这一过程中,媒体记者通常居于信息传播的核心位置,新闻报道由具有专业经验的人员把关,体现出一种精英意识,受众对信息干预能力较弱。

进入大数据时代,这一情况发生了颠覆性变化。公众不仅参与能力增强,而且通过对数据的理解使用,使其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促成了公共媒体向公众媒体的转变。大数据作为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工具,它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忆,以期望有利于对当下社会进行观照,更重要的是人们能够通过它对未来进行预测。公众参与其中,人人皆为主角。它体现出一种彻底的平等性——不仅是时间、空间上平等,更是一种社会意义上的平衡。

被动的受众变为主动的公众,在事件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新闻事件的讲述不再是唯一版本,而呈现出多样性,通过不同节点信息的整合,提炼出不同主题,从不同角度提炼出故事本质。这不仅仅是数据上网,更重要在于数据之间创建“关系”联接,一旦联接,计算机和人都可以通过媒介技术平台对数据进行探索:通过一个数据发现另一个数据。“表哥事件”中,杨达才在不同场合所带表有哪些?这只是一个数据,然后我们还可以查出全国佩戴这一品牌手表的人数,以及地域分布、职业分布等,如此人们即可判断出“表哥事件”是否具有广泛性还是个别现象,由此凸显出事件、人物的意义与价值。这在以往的媒体报道中往往需要动用多个部门协同实现资源整合,而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对共享数据的调用,打破了部门编辑之间的障碍,实现全流程的数据开放交流,实现了公共媒体向公众媒体的转型。

从培养“全能记者”到提倡“数据协作团体”

新闻从业人员的需求和培养也发生了变化。在传统媒介环境下,传媒业界强调核心技能的培养,分工明确,如文字记者、编排人员、校对人员等。进入Web1.0或Web2.0时代,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促使传媒业开始青睐于“全能记者”的培养,从头武装到脚,为记者配备了各种“先进”的技术工具,单一记者个体担负着多种角色:既擅长摄像,也精通文字写作,还是视频非线编辑能手,运用多种手段为报纸、电台、网络等不同平台提供不同的新闻作品。实践表明这种一厢情愿的设想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反而丢失了媒体记者原有的优势,尚无成功案例。这都体现出孤军奋战的新闻理念,不能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的需要。

进入大数据时代,记者不再是单一个体进行工作,业界更需要专门的“数据协作团体”来从事具体新闻工作。事件的报道不是简单地将过程复原,或者以超链接的方式,将类似事件“连在”一起,而是基于语义网上的数据的含义和属性,将数据之间内在的关系“联在”一起,对公众而言,这意味着“可以从一片数据自由地跳跃到其他数据——数据冲浪。这个跳转,依靠的不是人为的链接,而是本质关系上的联接。”①这就体现出“数据协作团体”的作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库中各种相关数据通过“元数据”相互联结,计算机将根据元数据,自动为我们搜寻、检索和集成网上的信息,而不再需要搜索引擎。“数据协作团体”正是指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评论和反馈,由网络实践驱动,并通过网络不断获得的,赋予数据意义的节点聚合②。一些传媒开始有意朝这一方向发展,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改变以往的运作流程,关注具有独特性网络节点聚合。数据协作团体成为报道的主力,这也引发了下一个发展趋向。




 

评分:0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