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信息

赞助信息

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 下一篇

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状况研究



我国的教育行业真正的信息化是从1994年开始,以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正式启动为标志。1998年以后到2000年,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成为教育界和IT界的热点话题,教育信息化热点逐渐浮出水面。未来的10年里,全国有60多万所中小学校、近2千所高等院校要进行信息化建设或实施更新改造,教育信息化的市场空间将因此而急剧膨胀,围绕着教育信息化的各种需求将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为了深入了解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和教育行业信息化需求内容,北京信索咨询有限公司在2003年5月对全国200所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状况进行了调查,本文重点针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主要依靠国家高校“数字校园”、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城域网和现代远程教育四个工程推动。从整体上看,目前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征:

     教育行业信息化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网、城域网建设的推动以及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和远程教育发展成为带动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增长的重要原因。2002年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接近225亿元,比2001年增长率提高了6%,教育信息化市场进一步加速。预计在2003年有许多学校的主体硬件设施将会搭建完毕,2003年将是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市场的高潮期,教育行业整体规模将达到285亿。

       从四个工程的进展情况看,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而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仍需时日。截止2002年,全国80%以上的高校已经建立起校园网,约占高校总数 15%的高校校园网采取千兆以太网技术,网络已连接到校内的主要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建立了网络中心和多媒体教室;2002年全国有15万所中小学能够开展信息化教育活动,占全国中小学校数量的20%,2002年底建成了校园网的中、小校在5%以上;2002年,城域网突飞猛进,城域网的市场成倍的增长,不仅在规模上有了很大拓展,在应用上也有了更深的规划;现在我国有67所大专院校被批准成立远程教育学院,大部分仍处于建设初期阶段,而且会有更多有能力的高等院校成立起自己的远程教育学院。

    国家政策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国家政策在导向性上、组织领导上以及资金上对高校的信息化建设都有明显倾向。在政策上,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中对高校信息化规划目标基本确定到2005年全部的高校均要实现接入CERNET。在组织领导上,2002年3月5日教育部重新组建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大多数省(市)也相应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机构,并将教育信息化发展纳入到地方教育发展的规划中,保证了教育信息化的持续稳定发展。在资金上,中央级财政教育经费中占50%用于高校建设;此外对高校信息化还有专项资金扶持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二期中央专项资金有60亿,比一期资金扩大一倍多;2001年国家又实施了“西部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建设工程”,安排了9亿元国债资金。

       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

      1.高校信息化投入增长,但其占整个教育行业信息化市场的比例却是逐年在下降的。

2002年高校信息化总投入达到72亿元,比2001年增长率为12%。2002年平均每所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有500多万元。2000年高校 IT投入占40%,2001年为37%,2002年占32%。这主要是由于普教信息化市场高速增长所引起的,2001年“校校通”工程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大量的中、小校园网上马,使普教市场的增长速度要远远大于高教市场,所以高教市场占整体教育行业信息化投入的比例近几年均会呈现下降趋。

      2. 各地区高校信息化投入规模有较大差异,华北与华东是高校信息化投入比例最大的地区,占到整体高校信息化投入一半。

高校信息化投入区域差异除受高校数量分布影响之外,主要还是由于地区性经济条件造成的。由于高校的IT建设资金除国家拨给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地方财政的支出,所以地区经济对教育资金的影响也比较大。从三个重点区域高校信息化建设看,东部地区,95%的高校均已建成校园网,60%的高校已经建立各项或是部分教学、教务应用平台,25%的学校各项应用平台均已经建成;中部地区院校,80%高校已经建成校园网,除重点院校外,大部分的校园网应用还只停留在网络接入、信息传递的层面上;西部的高等院校中校园网初具规模的只有30%,有一定网络基础的占40%,还有30%的学校没有建立起校园网。其他区域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已有校园网络普遍存在设备档次低、数量少,网络覆盖面、连网速率低、应用水平、维护水平较低等问题。

      3. 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重硬轻软”的现象。

到2002年为止,高校软件投入比例还较小,硬件投入仍然是重点。形成这种局面原因主要有:我国教育基础非常薄弱,高校信息化建设重点仍在基础设施的构建与完善中;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服务器、路由器和存储器等高端设备的需求量较大,这些设备价格高于的应用软件价格;教育行业软件处于基础开发阶段,还未形成产业化标准。随着我国高校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初期基础设施的建成,加之高校对信息化认识的提高,高校已经意识到信息资源及应用软件的重要性,“重硬轻软 ”的现象将会逐渐转变。

      高校采购模式

全国高校整体采购方式来看,目前以自主采购为主。除211工程和西部工程院校外,现在全国东部和中部的高校基本已经搭建好校园网,采购的重点不再是网络和机房设备等硬件设施,所以学校多进行自主采购为主,只有西部地区部分院校,因为西部工程的实施,国家和地方统一进行统筹采购的比较多。

     一般高校信息化建设采购都包括需求分析阶段、立项审批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几个阶段。涉及的部门有: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本校的主管部门、本校的IT部门(如信息中心/办公室)、资产处/设备处和各个院系等业务部门。

     需求分析阶段是信息化建设第一步骤:需求的提出一般是由各院系等业务部门提出,经过学校里面IT部门的论证分析,对需求进行再挖掘和分析后,确定明确的需求;项目立项审批:在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批阶段中,影响力最大的是本校的主管部门,一般是学校信息化领导小组,但这只限于学校的自主采购部分,由他们对项目进行审批,掌握着项目是否能够得以进行的决定权;但如果国家拨款建设的工程项目,则需要学校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才能进行采购。项目实施阶段:该阶段包含了项目设备和厂商选择、招标投标和采购实施几个过程。在设备选型过程中,学校的IT部门(如信息中心)的影响力最大,他们懂技术、懂产品,能充分理解学校的需求。而在招标投标和采购实施过程中,学校的设备处/资产处往往是采购的执行部门影响程度最高,由他们对投标的企业进行评选。

     高校通常在方案和厂商选择考核指标中,主要关注是方案的技术性,主要是从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完整性以及集成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其次是关注的方案的售后服务能力,是从故障处理响应能力、培训计划和专门的技术队伍三方面考核;第三个考虑的因素是整体方案的报价和运行费;高校将公司资质作为最后一个选择指标,从项目经验和企业实力两方面考核。

      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本次调查发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除了经费问题之外,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 基础设施落后。许多高校校园网建设时间相对较早,大部分1994-1998年建成的,这些学校的校园网存在着设备、技术落后、无法适应新的应用需求;

     ● 信息系统互不兼容,连通困难很大。这主要出现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高校中,已经建立起较多的应用信息平台,可以因为当时建时标准不一,现在想互相连通困难较大;

     ● 设备的应用率较低。在规划和选择设备时,考虑设备先进性较多,而考虑对其应用率和应用方案适用性关注较少,造成花了不少钱,对学校实用性不大;

     ● 高校投入中,注重前期投入,对后期维护信息资源的更新及深度加工投入不足不够;

     ●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缺乏严密的安全措施保障、信息对外发布的保密审查程度不够规范。

     ● 高校存在着缺少技术人员的问题,特别是在文科类院校技术人员需求量较大;

     ● 管理组织上,缺少统一管理的人员,建设步调、建设标准不一致,执行人员与决策人员职责与职权不对称;

     ● 解决方案的实用性不强:针对高校市场的整体解决方案,多是一些系统集成商基于硬件设备的解决方案,只是设备集成,并没有很好到考虑到高校今后的应用问题;市场上的应用软件开发商缺少对教育应用的认识,对学校的管理、教学的运行方式不了解,开发出的产品不实用;

     ● 解决方案中的应用软件针对性差,有时候无法满足高校特定情况的需求;

    ● 系统集成商的服务能力弱,培训和后续维护能力差。许多高校一些系统投入后,由于没有后续的升级很快瘫痪的原因,后期服务成为目前高校外购解决方案的疑虑之一。

      针对以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自身问题及其对系统集成商意见,信索咨询建议针对教育行业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

     ● 强化前期咨询投入。在项目启动之初的前期咨询中,深入了解高校的各部分需求,将前期咨询有效开展,以解决后期实用性差以及针对性的差的问题;在对教育行业运作不清楚的情况下,应该与专注于教育领域的第三方咨询机构合作。

    ● 确定好目标市场。由于部分高校软件开发能力强,外部企业进入难度高,系统集成商可以以一些信息化建设基础水平低,信息化建迫切的高校作为重点,此类院校通常技术能力不强对整体解决方案的倾向性比较高。

    ●  推动教育行业解决方案和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制定。高校信息化还没有成形的标准,它已经成为一个瓶颈,造成优质资源无法共享、低级的重复建设、各信息系统间兼容性差等问题。

    ● 避免价格战。教育资金相对紧张,但是建议系统集成商对高校信息化市场不要采取低价竞争策略,品质和技术是高校选择产品的首要因素,采用低价格会破坏行业整体利润率。

    ● 提升服务能力,制定标准服务体系收费标准。在教育行业的解决方案中,高校除了要日常维护服务外,更需要的是建成后的升级、完善。高校的应用需求在不断的提高和变化,信息系统需要随时根据需求变化而升级,而在后期服务过程中,集成商还要处理好后续服务的收费问题,通常教育用户对服务收费比较敏感,应该注意收费的方式的选择。


TAG: 信息化 教育


 

评分:0

我来说两句